软饮料总体
软饮料行业产量:
2025万吨,同比增长21.31%。其中,饮用水占39%,碳酸饮料30%,茶饮料20%,果菜汁饮料11%。
软饮料行业销售收入:
551亿元,同比增长13.09%。其中,碳酸饮料占35%,果菜汁饮料14%,茶饮料13%,饮用水8%。
软饮料行业利润总额:
39.7亿元,同比增长40.60%;利润率7.1%,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其中,碳酸饮料占40%,茶饮料19%,果菜汁饮料10%,饮用水2%。
软饮料行业企业数量:
825家(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04亿元,就业人口14.89万。
软饮料市场表观需求额:
466.72亿元(国内生产企业销售额+进口额-出口额),同比增长8.39%。
软饮料行业销售费用(促销与广告):
87.4亿元,同比增长14.54%,是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5.86%。
软饮料人均年消费量:
世界/中国:50公斤/10公斤。
软饮料消费倾向:
调查显示,在夏季,消费者最喜欢喝的饮料是碳酸饮料,占59.5%;其次是茶饮料,占15.2%;瓶装水占7.3%排名第四。在冬天,消费者最喜欢喝的饮料是果汁饮料,占41.7%;碳酸饮料20.4%排第二位;瓶装水4.5%。
果汁饮料
果汁饮料总产量:
213万吨,同比增长45.84%。
果汁饮料总产值:
94.35亿元,同比增长9.67%。
果汁饮料生产企业数量:
244家(2001年239家,2000年219家),品牌数量大约有350种。就业人数34990人,同比减少2.25%。
果汁饮料销售收入:
90.15亿元,同比增长13.15%,增长势头超过其他饮料产品。
果汁饮料利润总额:
4.42亿元,同比增长81.92%。
果汁饮料销售费用(促销与广告):
11.15亿元,同比增长9.60%,是销售收入的12.37%。
果汁饮料人均年消费量:
美国/日本/世界平均/中国:45公升/19公升/7公升/1公升。
茶饮料
茶饮料总产值:
90.31亿元,同比增长21.09%。
茶饮料生产企业数量:
108家(2001年102家,2000年116家),其中国内大中型企业超过10家,上市品牌100多个。就业人数22740人,同比减少0.95%。
茶饮料销售收入:
85.52亿元,同比增长22.18%。
茶饮料利润总额:
8.30亿元,同比增长100.40%。
茶饮料销售费用(促销与广告):
16.59亿元,同比增长14.31%,是销售收入的19.40%。
茶饮料人均年消费量:
日本/中国:30公升/0.3公升
茶饮料市场领导品牌:
康师傅占据霸主地位,统一市场占有率第二,娃哈哈第三。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总产量:
604万吨,同比增长12.38%。
碳酸饮料总产值:
238.04亿元,同比增长11.70%。
碳酸饮料生产企业数量:
189家(2001年200家,2000年233家)。就业人数44457人,同比减少2.26%,更比2000年减少9.83%。
碳酸饮料销售收入:
220.12亿元,同比增长9.02%。
碳酸饮料利润总额:
17.92亿元,同比增长38.26%。
碳酸饮料销售费用(促销与广告):
38.13亿元,同比增长10.58%,是销售收入的17.78%。
碳酸饮料市场领导品牌:
2001年,可口可乐以32.1%的市场综合占有率独占鳌头,百事可乐19.3%升至第二,雪碧退居第三。在监测的前10名品牌中,“两乐”公司占据了7个席位,市场综合占有率高达84.1%,国产品牌仅占3个席位,其中非常可乐以6.3%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位居第六。
饮用水
饮用水总产量:
810万吨,同比增长19.44%,比2000年增长46.17%。
饮用水总产值:
67.48亿元,同比增长9.08%,比2000年增长95.55%。
饮用水生产企业数量:
219家(2001年212家,2000年159家)。就业人数25883人,同比减少12.85%,更比2000年减少70.74%。
饮用水销售收入:
514.80亿元,同比增长8.30%,更比2000年增长118.95%。
饮用水利润总额:
0.87亿元,同比减少56.25%,尚不及2000年的0.94亿元的水平。
饮用水销售费用(促销与广告):
9.78亿元,同比增长24.69%(2001年的增长率高达217.02%),是销售收入的19.00%。
饮用水市场领导品牌:
瓶装饮用水销售额前三名农夫山泉、乐百氏、娃哈哈的市场占有率合计约50%。
饮用水消费倾向:
调查显示,在中国七大中心城市,48.9%的人喜欢矿泉水,30.1%的人喜欢纯净水,21%的消费者表示无所谓;在消费者最常饮用的瓶装水品牌中,35.2%的被访者选择娃哈哈,28.3%的被访者选择乐百氏,17.8%的被访者选择农夫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