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别及运动方式:
特写
内容及表现方式:
半张脸,霸王之脸,油彩肌理极具装饰意韵,鼓点击入,另半张脸亮出 ,却是半张稚气未脱之顔,小童紧鼓腮帮,晶亮之瞳直面镜头,欲吹。
2.景别及运动方式:
小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赤红背景,敦煌图腾于红墙中隐约可辩,飞天静立红墙下,保持飞翔之势,衣裳飘带停滞半空,如岁月尘封,时空凝固。小小戏童仰面静观,呼-----一口人间之灵气吹出。
3.景别及运动方式:
全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灵气吹出,飞天飘带迎风飘向镜头,飞天旋即起舞。
4.景别及运动方式:
大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皇城墙根下,飞天悠然飘逝于彩霞之巅,戏童静立,笑逐顔开。(黑落)
5.景别及运动方式:
大全(俯拍)
内容及表现方式:
川江汉子,十余个,形如雕塑,稀疏的散立在江滩之中。远远的一侧,飞天独自轻舞飘带,飘带舞落,随风飘向川江汉子。
6.景别及运动方式:
特写
内容及表现方式:
川江汉子,脸如紫金,脸不动,水在流,汗之水。哟喝------
7.景别及运动方式:
小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雄壮的一步,迈开。 飞天飘带已成川江汉子肩上纤绳。只因飘带,川江汉子即凝聚成川江纤夫。
8.景别及运动方式:
远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天边残阳如血,地上鱼网朝天,川江号子,负绳鱼贯而行。(黑落)
9.景别及运动方式:
全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一缕曙光,投射于二人身上,一左一右,构成均衡,画左是飞天,画右为一俊美姑娘,飞天舞红绸旋转,姑娘穿红袄静立。
10.景别及运动方式:
中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姑娘一身暖红棉袄,不见腼腆含羞之容,只见姑娘头顶红盖头。
11.景别及运动方式:
远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蛮实黄土地,红日东升,远远的锁呐声中远远的一列人马,最显眼的是那喜庆的大花轿。(黑落)
12.景别及运动方式:
近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金色麦浪,老农仰面闭目,静思瞑想,身后插立一尊稻草人。
13.景别及运动方式:
全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稻草人,十余尊,形态一致,模样憨实,虽散立,却精神。天空散云游荡,地上飞天漫舞,挥洒周身飘带,轻扭婀娜身姿,穿行于稻草人群。
14.景别及运动方式:
大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丰饶麦田,辽远无垠,远远的,散立田间的稻草人,原本两手空空,现时却是手中飘带飞扬,身形屹立,拟然真人。(鸟儿当然望而生畏)(黑落)
15.景别及运动方式:
全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蜀南竹海,飞天静立,微风起,裙裾飘,飞天轻举兰花指,如握横笛,双唇微启,随着指间闭合,横笛之乐竟然无笛自鸣。竹笛之音或许源自人间竹海,横笛乐句未完,却听短笛乍起。
16.景别及运动方式:
大全
内容及表现方式:
翡翠竹林间,接曲之人却是晚归牧童,跨于牛背,短笛鸣奏,情趣顿生。
17.景别及运动方式:
中全(俯拍)
内容及表现方式:
飞天乐兴正浓,旋即作空手反弹琵琶之势,琵琶之音顿时自指间流淌,飞天亦弹亦舞,地上绿草如茵,却闻马头琴声同奏一曲。
18.景别及运动方式:
远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镜头跳至远景,只见飞天身处苍茫草原,亦弹亦舞。远方坐一蒙古牧者,马头琴声悠远,与飞天亦合亦奏,苍穹云若水墨。
19.景别及运动方式:
中近
内容及表现方式:
西藏老妇,闻声抬头,手拢耳际,在灵魂深处,已然听到这人间的天籁之音,脸上皱纹掠过一丝喜悦神色,这张暗银色的脸,在布达拉宫的宏伟的剪影中,是如此祥和。(黑落)
20.景别及运动方式:
中近
内容及表现方式:
一根火把燃起,一张彪悍的脸也随之照亮。
21.景别及运动方式:
全景
内容及表现方式:
彝族火把节,彝人着盛装列队举火把,似在倾情等待,飞天一袭火红衣裳,飞天一路轻歌漫舞,飞穿在彝人之间,所到之处,火把随即燃起,蔚为神奇。
22.景别及运动方式:
大全(正俯)
内容及表现方式:
少倾,一锤重鼓轰鸣,彝人随之涌动,起舞,纷纷舞向画之中央,飞天飞舞于画之中央,火红衣裙,旋舞之际,形似火焰,亮如篝火。俯瞰全景,纯粹是一幅民族感极强的重彩装饰画。
23.景别及运动方式:
标版
内容及表现方式:
形如火焰的飞天幻化成CCT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