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2年度业绩快报,宣告全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9.84%。同时,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基本每股收益等增长均超过30%。而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仅增长3%。
在全球经济举步维艰、市场需求持续不振的大环境下,格力电器成为迄今为止全球首个依靠单一品类突破千亿的家电品牌,让“中国制造”再次跑在了全球家电行业的最前列。
是什么让一家国有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是什么让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年营业额能在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超过1000亿元?是什么让一家成立不过20年的企业迅速成长为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卓越代表?不管是重视技术创新,还是注重生态建设,不管是铁面治理,还是狠抓质控,归结起来,格力的成功靠两个字:实干。
“千亿格力”的创新基因——
“格力在空调行业里永远是领导者,可以被别人学习,但是不可以被超越。任何一个产品都要追求完美。”
通过创新掌握核心科技,这是印烙在格力骨子里的理念,也是实现“千亿格力”的底气所在。
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说,格力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保持着一以贯之的高关注、高强度。
去年秋天在广州举办的第112届广交会上,格力“全能王”系列挂机首次亮相,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眼球。当届广交会订单总额近3亿美元,增长近20%。
“格力‘全能王'是空调行业首次应用双级压缩技术,使得空调产品突破了运转极限,能在零下30℃超低温正常制热,54℃超高温正常制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意义。”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说,“这大大扩展了市场接受面,充分考虑到了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格力对产品创新的要求很高。“我认为创新是全过程的变化。比如离心机,美国四大家族的产品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现在生产的产品,同等条件下节能40%,攻克中央空调领域的多项世界难题,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难道不是创新吗?”董明珠说。
支持产品创新离不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看看格力电器那雄厚的科研班底,就能明白为什么格力空调可以连续18年销量全国第一,连续8年全球领先:5000多名科技研发人员、两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3个研究院、26个研究所、300多个实验室、80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年科研投入超过30亿元。
“我说过,格力在空调行业里永远是领导者,可以被别人学习,但是不可以被超越。任何一个产品都要追求完美,即使今天某个产品达到领先地步,但还会有不足的地方,还要再次超越。”董明珠说,“我希望格力将来能设计出没有风的空调、不会有空调病的空调。这都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考虑的,可能消费者本人都没有想到,但我们就要创造出这样一个市场。”
“千亿格力”的研发基因——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活力和动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进而形成新的赢利空间。”
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而这正是格力这些年所一直倡导和实践的,这也是实现“千亿格力”的指导理念。
董明珠表示,转型升级主要是企业的事。“增强经济内生活力和动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进而形成新的赢利空间。”她说,“现在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可否认,国内外的消费欲望都降低了。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度过寒冬,民族品牌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格力的“变频双级增焓压缩机”就是这样的创新产品——在1600余万元投入的支持下,由20多位工程师经过4年不懈探索,凭借300余次标准试验反复验证,才研发成功。
成功的背后是董明珠对研发近似“无理”的要求。产品方案总会被她否定很多次,有时候其他人觉得可以了,可董明珠觉得还不行,哪怕只有几毫米的不足。“这其实是一种碰撞。很多设计问题需要碰撞,有时进行不下去了,碰撞一下就能再离目标近一点,通过反复的碰撞,产品就能不断往前进。”
对于品质和技术的苛刻要求,成就了格力电器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格力空调产品目前已进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亿用户。2012年上半年,格力海外销售额达92.91亿元,占全部销售额的21.09%。
董明珠表示:“格力的国际化,我认为不是简单的数字,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销售额有多少。更有价值的是品牌走出去。”
“千亿格力”的品质基因——
“如果没有质量做支撑,营销就是行骗。‘笨功夫'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真功夫,换来了格力产品坚如磐石的市场美誉。”
格力电器的展厅有一组展板,展示着来自山西、江西、安徽等地20位老用户的故事和他们的“古董空调”,其中使用年限最久的空调长达25年。据格力的长期市场调查和用户跟踪反馈记录统计,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老用户,保守估计在10万人以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格力的营业额能破千亿元,产品能使用那么多年,根本原因就在于格力踏踏实实地把质量管控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如果没有质量做支撑,营销就是行骗。”做过多年营销工作的董明珠对1994年的一次事故记忆犹新。“当时采购了一批进口的电容器,质量出了问题。结果害得我们抬不起头。”为此,1995年格力建立了行业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这被外界评论为“最笨的方法”。这个筛选分厂不直接创造效益,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不论大小,都要经过各种检测,合格后方能上生产线。如此一来,格力空调的可靠性、稳定性大大提高,维修率大大减少。
此外,为了让空调能够经受住岁月风吹雨打的考验,格力先后斥巨资建成了热平衡、噪声、可靠性、电磁兼容、全天候环境模拟等300多个专业实验室,确保空调出厂前都经过了千锤百炼。
此外,格力还通过“放蛇行动”进行监督。所谓放蛇,就是在生产线上的某个环节故意加入一个有瑕疵的配件,看下面的质检程序能否发现。如果没发现,那就要惩罚了。
“放蛇行动用了很多年了,能让质量监督人员更加专注,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说昨天好,今天就好,过去的好不能代表未来的好。”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说。
有了切实的措施作为保障,格力才可以在行业内率先推出6年免费维修、两年包换的服务,才可以稳稳地突破千亿营业额大关。“从这一点看,‘笨功夫'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真功夫,换来了格力产品坚如磐石的市场美誉。”董明珠说。
“千亿格力”的管理基因——
“十二字管理方针就是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才可以有效防止干部用权力进行权力交易,才能让员工真正爱企业。”
习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无论是产品创新、渠道建设,还是节能减排、品牌管理,格力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靠实干得来的。为此格力提出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的12字管理方针。
20年来,格力一直打造诚信的企业文化,每个干部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按照这样的制度履行,遇到不履行或不按照制度规定做的就会被免职,有人甚至受到了刑事追究。
在格力的企业文化中,干部的待遇比别人高,付出理所当然就要比别人多。“12字管理方针就是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才可以有效防止干部用权力进行权力交易,才能让员工真正爱企业。”董明珠说。
在这样的管理方针指导下,格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收获颇丰,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比比皆是。“在格力,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只要肯努力,人人有机会。”格力电器工业设计中心部长吴欢龙说。在饱含理想与激情的工作状态中,员工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同时也为格力带来了溢出性的人才价值,最终为格力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众多经销商与消费者的信任。
常人喜欢遮丑,格力的管理风格从来都是揭疤。比如公司开会,领导只讲缺点,不讲优点,这已经形成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严格公正透明的管理方式也成为“千亿格力”实干基因的一块稳固的基石。
“千亿格力”的环保基因——
“我们在行业站在领先位置,节能减排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就是一句话,去做。”
格力营业额超千亿意味着什么?为国家创造税收,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用多说;实现多年全球产销量第一,成为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典范,毋庸赘言;始终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技术发展的终极理想,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深刻影响着全球2亿用户的生活方式,这恐怕才是“千亿格力”的真正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中去。
董明珠表示:“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喊口号、表个态就完事了,必须脚踏实地地干,不遗余力地搞好产品技术开发,空谈不行。”
从一家作坊小厂到掌握全球市场话语权,今天的格力,已经不再只考虑自身发展的利益,而是实实在在地承担起环保责任。未来空调的发展路线之一就是节能环保。这也是制造业的转型方向。谁能把握住,谁就能脱颖而出。
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们在行业站在领先位置,节能减排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就是一句话,去做。”董明珠说。
秉承这样的理念,格力产品在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推出1赫兹变频空调,相当于灯泡的耗电量。如果中国市场所有空调全部采用1赫兹变频技术,每年可节约125.8亿度电能,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的产品研发不是只按照国家或国际的环保标准去做,而是全面超越。格力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不是只看这个产品能赚多少钱,更多的是考虑这个产品出去后对整个社会环保的影响。
“千亿格力”的“中国梦”——
“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进步,一个企业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增长。格力的脚步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脚步一同迈进。”
如今的全球家电市场中,曾经的霸主日本家电正在衰退,中国家电则强势崛起。中国制冷行业最早是从家用空调领域起步的,从贴牌生产、散件组装走到自主研发,格力率先一步抓质量,后来率先一步抓技术,成就了中国整体家用空调行业的崛起。
“有人说格力成功是因为重视技术,我认为不完整。”董明珠说,“一个优秀企业不能单靠一个点来实现成功,而是在面上发力,每一个环节都高度重视。比如技术研发出来了,可生产工人不认真,产品就不会好;如果销售服务不好,产品也卖不出去。”
20年来格力一直坚守主业,坚守实业,不因为现金流充裕炒快钱,尤其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仍坚持做空调。
下一个五年,格力的目标实现2000亿。“能不能实现取决于决策和战略,战略定位好就一定能够实现。2000亿元是最终结果,关键是整个过程。”董明珠说,“优秀企业的竞争对手是自己,格力家用空调做到市场百分之四五十的份额是消费者投票的结果。梦想靠实干完成。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进步,一个企业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增长。格力的脚步还在向前迈进,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脚步一同向前迈进。”
责编: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