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广告-中视同赢|央视广告行业分析
格力 方针 管理队伍 董明珠 格力电器 12字管理方针  本页提供央视广告各行业客户行业分析以及央视广告行业自身动向。行业分析是企业制定央视广告计划,投放央视广告的重要一步,认清自身在行业中得位置,才能有更好的突破!  
网站地图| RSS| 收藏我们 

“12字管理方针”为格力赢得未来

格力 方针 管理队伍 董明珠 格力电器 12字管理方针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一个忘我的团队,忘记‘自我'的团队,作为领导要‘三公',营造一个透明式管理机制。”当人们解码“千亿格力”背后的成功要素,董明珠这样回答。

  在格力人眼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12字管理方针,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所在——也是格力电器成功的密码之一。

  一方面,它像基石,稳稳地奠定了“千亿格力”的管理根基;又像温暖阳光,照耀着每一个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员工,更为格力赢得健康发展的未来。

  “企业要对你的员工负责任。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更应该有这种眼光和社会责任,让你的员工信任,可以和企业一辈子。有了这样的员工,企业还担心什么呢?”

  打造看得见的平台

  林广鸿是格力电器机械加工中心大班班长,在格力10年,从一个月薪1900元的车工到技术班长,今年年终奖林广鸿就拿了1.9万元。

  “我看中的还不仅仅是收入,格力最吸引我的是公平公正的平台和看得见的前景,只要有能力,就有前景。”

  “12字管理方针”并不神秘,在格力,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能感受到。今年39岁的卢锦光从河源农村招工走进格力,现在是贴片班班长,16年来他靠劳动靠智慧改变人生,不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等多项“国字头”荣誉,还在珠海买房落户。他告诉记者,“在格力,做事情不要有顾虑,只要敢想、实干,就可以做下去——这是格力人最大的幸福。”

  对于“12字管理方针”,格力电器的解读是:公平公正,要保证岗位管理过程的合理性,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与企业共荣辱;公开透明,不仅要面向内部员工,更要面向广大消费者;公私分明,则要求领导干部严格用人,严于责己。

  对管理队伍来说,格力首先不欢迎私心太重、考虑自我利益偏多的人,第二是不欢迎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20年来,格力一直打造诚信的企业文化,每个干部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按照这样的制度履行,遇到不履行或不按照制度规定做的就会被免职,有人甚至受到了刑事追究。

  在格力的企业文化中,干部的待遇比别人高,付出理所当然就要比别人多。“12字管理方针就是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才可以有效防止干部用权力进行权力交易,才能让员工真正爱企业。”董明珠说。

  格力要求“1000多名党员上班全部要佩戴党徽”。有员工坦言,之前常常会忘记自己是党员,但现在时刻都记得。党员要起好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监督、学习。

  在这样的管理方针指导下,格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收获颇丰,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比比皆是。“在格力,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只要肯努力,人人有机会。”格力电器工业设计中心部长吴欢龙说。

  在饱含理想与激情的工作状态中,员工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同时也为格力带来了溢出性的人才价值,最终为“千亿格力”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众多经销商与消费者的信任。

  激发技术创新活力

  有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管理方针的保障,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战略的执行到位不走样,激发了不断技术创新的活力。

  格力吸引了庞大的研发人才并人尽其才,建成400多个专业实验室。现在,格力电器有科技研发人员5000多人,拥有技术专利8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仅2012年就申请专利2400多项,平均每天有7项专利问世。

  领导干部不用空降兵,这在格力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为什么花大价钱买外来人才,而不自己培养,把机会留给自己的员工?实践出真知,我们把思想转型重点落在对自身员工的培训上。”董明珠直言。

  因此,干部队伍作为格力电器的中坚力量,大都来自基层培养。“现在格力有100多名中层干部,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所有中层干部都是来自格力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22年来,格力电器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支撑了企业的发展,这也是格力保持高速发展的引擎。”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自豪地说。

  格力在家电业内素有“黄埔军校”之称。业内流传甚广的一则故事是,国内某空调制造企业老板曾亲自带领猎头守在珠海一个月之久选才,希望从格力挖一批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但最终一无所获。

  除了为员工提供畅通的晋升渠道外,格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内部培训、“能者上,庸者下”的晋升机制以及各种物质、精神的激励机制,努力为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格力建有一栋7层高的培训大楼,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如电气安全培训、钎焊实操培训、6西格玛培训、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等,培训内容包罗万象,员工甚至还可以从工作实际出发,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具体需求。完善的培训机制让员工汲取更多新知识,在工作中成长。

  格力启迪新进来的员工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帮助其发挥潜能、提高素质、实现价值。新员工都说:导师是自己身边的一本活字典。

  此外,格力还设立了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合理化建议奖、季度奖、年终奖等多样化的奖金体系,同时设立先进个人、工人先锋号、金牌员工、杰出进城员工、技能标兵等荣誉评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各岗位员工不断创新、发挥所长、提高工作效率。

  刘小华是格力商用空调技术部工程师,进入格力10年。2009年10月,他所负责的“格力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研发项目”被制冷界的权威机构鉴定为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2011年12月17日,刘小华所负责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再次被权威机构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2003年进入格力,半年后就加入了离心机团队,在其他的企业,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我的很多同学在外企,现在做的工作大多只是翻译图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小华说,“在格力,公司给了很多机会让我们去接触、去尝试。能够接触行业核心技术,能够学以致用,价值也能够得到公司乃至社会的承认。这种满足感就是一种幸福。”

  变不可能为可能

  “格力突破1000亿元,格力有今天,应感谢8万员工。”董明珠深情告白:“每一个员工都像一个螺丝钉,都起到它不可缺失的作用。”

  1000亿元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格力制定了更加宏伟的目标:未来五年每年增长200亿元,5年内实现2000亿元。如何实现下一个千亿目标,董明珠透露了2013年公司在打造团队、夯实格力企业文化上要做的两件大事:

  一是实现一线员工“一人一居室”,结婚后甚至提供“二房一厅”,为他们提供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二是抓紧建设技术工程学院,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企业实现自动化打牢基础。

  “你爱员工,员工更爱企业。格力电器的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在企业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董明珠说。

  按照设想,五年内再造一个“格力”。董明珠说,实现目标,最重要的要靠人,有了一支有价值观有追求有热情的团队,就可以把许多不可能变可能。

责编: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