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 黄升民
黄升民
当前人人都在谈论“大数据”,其正在改变着营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淘宝、百度、Facebook、亚马逊,以及数据服务公司尼尔森网联、艾瑞等,每天涉及到的数据都是海量。奥巴马也提到大数据是美国下一个战略发展的要点。
海量、多元的内容是大数据力量的建立基础。大数据技术让我们能够对从前无法迅速处理的海量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解读。过去获取数据的成本很高,或是专门的机构才有,但是现在变得很容易。大数据依托巨量数据、多样的数据类型、迅速的数据处理速度构建了权力金字塔,远离这一权力金字塔就意味着将在今后的竞争发展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电视仍然是最强势媒体
海量数据证明媒体规模及趋势:电视媒体仍占最大比重,互联网发展趋势减缓,移动互联网增长迅猛,广告投放趋势转移。
从受众行为上分析,虽然面临碎片化趋势,年轻的受众其单一媒体粘性呈下降趋势,但电视在所有媒体形态中依旧强势,根据尼尔森(美国)受众生活轨迹研究案例数据,电视依然是首选。
从中国媒体市场格局上分析,在2012年全国广告花费(刊例价)各媒体所占份额上,电视依然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占到全部份额的76%,并在高基数上保持一定的增长。
此外,互联网更需要电视的支持,需要电视对其信息的有效传播。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其广告中互联网广告主达到了三十余个,包括4个电商网站;4个门户网站;8个社交平台网站;9个视频网站2个音乐平台和4个移动终端。
大数据时代央视收视优势更凸显
在互联网新媒体、省级卫视的双重夹击之下,央视地位如何?我们选取了两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比,一是来自尼尔森网联的Arianna软件,一是来自索福瑞数据的infosys软件,对北京、成都、广州、杭州四个城市收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尼尔森网联是根据机顶盒回传的海量数据,提供百万户级普查以及万户级的海量样本收视行为测量。
结果显示,在大数据情况下,央视的收视份额没有不仅没有变低,反而是增长的,过去央视的收视都被严重的低估了。央视“老大”的位置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是强化了。
电视转型:重构互动平台,打造内容银行
当然,电视也的确要转型,这是一个潮流。
首先,要提升快速、高效的数据搜集、挖掘、分析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重构互动信息平台;
其次,要做的是内容。央视要做节目的创新,也需要解决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易体系。我们把这种体系叫做内容银行,要用货币化的方式对数字媒体的内容进行管理、架构,建设全新的、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大内容体系结构;
其次,是OTT重写电视产业版图。在融合的大潮之下,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OTT相继出现,表面看是“电视屏”的变化、电视业务的变化,其实核心是以电视作为承载的数据信息的高度融合,打破了广电原本的生存屏障,改变了原来的电视结构,希望大家关注。
责编: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