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青
这个三月,不太平静。
伴随着频繁发生的新闻事件,央视的新闻队伍格外忙碌。
这个周末,太不平静。
载着239名乘客的MH370,让人们揪心担忧的同时,也带来了太多太多真真假假的“新闻”,人们在期待乘客们的平安归来,更害怕一次次的希望落空。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作为国家媒体的央视,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寻找着最权威、最准确的声音,给万万千千关注着事件进程的人们一个“准信儿”。
3月8日和9日,由于“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的影响,CCTV-4和CCTV-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均达到今年以来最高。自3月8日早8:33分发出第一条#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快讯起,截至本文发稿时, @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发布事件相关的原创微博已经超过150条,不断汇总最新进展、驳斥种种谣言,同时,也集聚着数万祈祷和祝福,共同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亿万观众通过央视关注马航事件
CCTV-4在3月8日和9日的收视份额分别为2.57%、2.97%,CCTV-新闻这两天的收视份额达3.79%、4.42%。3月9日,全国共2.86亿观众通过CCTV-4和CCTV-新闻关注此次事件。
多档新闻栏目的收视也上涨明显,3月8日CCTV-4及CCTV-新闻所有栏目中有4档栏目收视过1%,9日有7档栏目收视过1%。其中CCTV-4《今日关注》在3月9日的收视率达1.57%,收视份额5.35%,在34中心城市的收视率达2.27%,收视份额高达6.39%;另外CCTV-4在中午播出的《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特别报道》收视份额为6.02%,在34中心城市的收视份额更是高达8.13%。
央视评论:面对突发事件需要及时而权威的信息
3月8日,央视新闻微信发表评论文章,特约撰稿人商汉以“及时准确的报道考验各方信息公开能力”、“随意捏造混淆视听伤害真实信息”、“时间不是信息混乱和态度模糊的合理理由”为主要论点,分析了媒体在突发事件乃至灾难报道中的责任。
评论文章认为,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时,往往首先构建信息的基本面和一条追踪事实的链条,这时快讯的信息来源就变得非常关键。如果不是记者在前方取得一手来源或亲眼所见,权威信息部门的信息来源往往才是快讯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所有的突发事件甚至是灾难报道,前方情况经由媒体报道出来,无疑成为人们了解事实的唯一来源、情绪的抚慰甚至是救援行动和后续态度、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以及时准确的方式对失联航班进行全面的跟踪和报道,考验今天中国的媒体人以及马来西亚和越南相关方面的信息公开能力。
媒体应该在报道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前可能产生误解的一些模糊信息和错误信息,相关公司也应该尽快就手头的各种可能性作出逐一的分析帮助媒体和公众更好地了解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
航班表
央视女主播换黑衣报道马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