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央视综艺频道的大型综艺节目《全家好拍档》播出了第十二期节目,最终完满收官。这档温暖轻松的综艺在告别式上也不渲染伤感,而是延续了其趣味性与情感性特点,笑点与亮点满满,当之无愧一道适合全家老小围坐共享的“合家欢大餐”。
其实,自开播伊始,这档主打家庭收视的节目就收获了多方好评,收视效果和社交媒体口碑俱佳,播出后#全家好拍档#主话题阅读量突破4800万,位列综艺榜第一、疯狂综艺季第一,登上微博热门话题。
播出期间,《全家好拍档》每期平均收视破1,在综艺竞争激烈的红海占下了一席之地,引得行业内外纷纷瞩目,成为市场一股清流。
《全家好拍档》创新棚内综艺游戏形式,将“游戏”和“拍档”属性完美结合,把星素元素充分调动。在形式创新的背后,坚守情感内核也成为其更重要的致胜力量,这位他们赢得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深挖拍档元素,凸显好拍档之真情怀
何谓拍档?通俗点说就是搭档、好朋友,但具体说来其内涵与外延都十分广泛。从夫妻到亲子,从密友到同学,从战友到同事,它可以是从家庭关系延展到全社会的联结。尤其在中国这个重人情味、关系网络密集的社会里,好拍档的背后往往暗含着丰富的故事经历与人生体验,其中自然也蕴藏着真挚动人的情怀。
《全家好拍档》就是一档旨在深挖拍档元素的棚内综艺节目,它不仅聚焦明星拍档,更充分糅合了其好友、亲人、粉丝等素人元素进行补充。通过访谈,节目最大限度地挖掘拍档之间的真故事与真情谊,而通过游戏和对战,则更全维度地展现出好拍档之间的真默契和真情怀。
在艺人的选择上,《全家好拍档》并不一味追逐明星是否当红,而更多关注该明星是否有丰富阅历与故事经历和观众分享。
从中国女排队”到“中国跳水队”,从琼瑶剧“老爷专业户”岳跃利到二代容嬷嬷方青卓,从靠《老鼠爱大米》红遍大江南北的香香到唱响《套马杆》的蒙古姑娘乌兰图雅……嘉宾阵容横跨文体、纵跨老幼,是否有精彩的拍档故事成为最核心的标准。
在最近一期的收官之夜节目里,著名演员邵兵携30年老友联袂现身,与连奕名、杨若兮这对明星夫妻档一同加盟节目,以“兄弟团”对阵“夫妻档”,生动讲述拍档情怀。
此次加盟节目,曾经身为皮划艇运动员的邵兵带来了过去“睡在上铺的兄弟”作为第一拍档,搭档挑战的同时也重温青春往事。而著名导演、演员连奕名和妻子杨若兮也携手登场,二人一改荧屏中的刻板形象,展现出另类的“恩爱模式”,开启“互黑”的吐槽模式。
除此之外,硬汉邵兵的一双龙凤胎儿女也首次在节目中亮相,邵兵秒变严父现场传授育儿经,认为“儿子女儿教育方式不同,儿子应该多摔打少娇气,而女儿可以娇气但不能矫情”、“男人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欺负女人”,两句话朴实而笃定,引得社交媒体上的观众们纷纷点赞,表扬邵兵硬气而有风度,节目不仅三观正,人情味也非常浓厚,引起了广泛共鸣。
棚内综艺大胆创新,打造真人秀风味
近年来,户外真人秀呈井喷态势,市场一片火热但也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棚内综艺作为综艺市场的老兵,尽管有天然的场地局限,却也依然保有小而美的优势。而《全家好拍档》恰恰以棚内综艺的形式大胆嫁接了许多户外真人秀的玩法,实现了引进模式上的再创新,还原了综艺节目最原汁原味的样态。
《全家好拍档》的原版是英国近年来最热的家庭益智类节目《Push The Button》,通过搭档之间的配合来完成挑战并最终赢得奖励,由于形式感新颖,该节目已被全球三十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制作。央视综艺频道引进后,对原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本土化改造,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游戏内容和模式的开发。
据《全家好拍档》总制片人陈佃介绍,节目制作最难的部分便是游戏的研发,把大型游戏道具搬进棚内需要下不少功夫。而节目中全新开发的音乐、诗词等游戏,也都是专门根据中国特色元素研发,事先很难找到现成模板。这些努力,目的就在于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为观众传递情怀与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轮游戏之前都设置了访谈环节,李亚明与杨帆的搭档主持充分挖掘着嘉宾拍档之间的关系和故事,其叙述成为游戏的铺垫。
那么,默契值究竟有几何?不如进入赛场打个配合一显高低。节目中所有游戏都强调搭档作战,其分数获取都基于团队精神而策划。当嘉宾寇乃馨因为恐高而无法完成高空挑战时,其妹妹便挺身而出,团队力量和拍档精神都不言而喻。
为了讲求真实互动,节目全程无剧本、无安排,却也为不同嘉宾量身打造不同的游戏环节,如第一期就为了测试女排队员发球扣球时的速度、力量,专门准备了跆拳道专用木板,让她们现场一一击碎;而设置的两米高升空平衡板则给了跳水冠军陈若琳和好拍档康丽更大的表现舞台,但这却不仅是展示实力而已,拍档间的协作能力同样关键,伙伴间的深厚感情与默契亦可见一斑。
以综艺外壳包裹情感内核,烹出“全家欢”大餐
今天的综艺节目大多瞄准的是年轻90后群体,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新概念、新技术扎堆且尘嚣而上,浮躁之风日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家庭收视在逐渐退却,合家欢类节目转型困难而遇冷。
但在《全家好拍档》的总制片陈佃看来,主打家庭概念的综艺节目其实依然大有可为,特别是目前整个综艺行业对此观照有所缺失的情况下,家庭收视的价值一再凸显,而家庭观众也迫切需要好的合家欢节目来丰富视听。
于是,《全家好拍档》成为了一次对家庭收视的重新主张。从《全家好拍档》当前播出的十二期节目总体来看,其呈现出的本土化改造最大特点就在于其家庭特色,不仅参与其中的搭档是具有家庭属性的关系,目标收视群体也以家庭单位为主。
由于中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与家庭的概念理解存在差异,相较于英国原版《Push The Button》,《全家好拍档》合作性更强、人情味更浓、故事的情怀更具亮点。虽然游戏形式贯穿始终,但综艺游戏始终只是一个美妙的外壳,其核心终究落在了中华文化中的大家与小家的互助互爱之上。
《全家好拍档》的这一家庭节目定位与央视综艺频道的平台气质完美契合。作为目前中国收视人口普及度最大的电视综艺平台,央视综艺频道也寻求着创新和变化,但总体的理念和基调依旧在坚守。坚持家庭受众以及最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是央视综艺频道一直以来的目标以及责任和担当所在。
用情怀凝聚真爱,以正能量打动人心,弘扬传统主流文化,是当下电视媒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二选择,集结一流制作团队的央视《全家好拍档》交出的这张答卷,无疑成为了一次绝佳的探索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