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12年度“中国金融创新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本届评选活动由《银行家》杂志社、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银行的行长出席。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应邀参加典礼,为“十佳金融产品营销奖”颁奖,并对“十佳金融品牌营销活动奖”进行点评。
刘明
本届颁奖盛典共决出“最佳金融企业形象奖”、“最佳金融服务创新奖”、“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及“十佳金融产品营销奖”、“十佳金融品牌营销活动奖”等五大类共72个奖项。其中“最佳金融企业形象奖”获得者分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中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有包商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最佳金融服务创新奖”获得者分别是:全国性金融机构中有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有上海农商银行、汉口银行、哈尔滨银行。
何海明副主任在对“十佳金融品牌营销活动奖”点评中表示,各家银行富有创新的营销活动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品牌营销生机勃勃,并直接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盘点今年所有获奖银行的品牌营销活动案例,主要有以下四大成功要素:
一、营销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立意高
获奖的金融品牌营销活动,并非简单的从拉动银行业务的角度出发,而是把稳了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响应国家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号召,活动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公益,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了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例如,为落实中央金融经济工作重点、破解宏观调控大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邮储银行创新性的组织了“幸福创富路 邮储伴您行”的创富大赛活动,向社会大众及小微企业传递创富文化、普及创富知识、为他们实现创富理想提供金融支持。中信银行的“助力蓝天计划”整合公益营销活动,则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积极倡导绿色金融服务理念的一个范例。通过电子银行这种面
向未来的绿色金融服务方式,在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方便服务的同时,节约了纸张、减少了碳排放,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助力。同时,活动也促进了银行营业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中信银行一向关注公益事业,2012年,观众每天都可以通过CCTV看到中信银行投放的公益广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金陵十三钗》观影盛典活动,在延续民生信用卡异业合作、跨界营销模式的同时,也优化了信用卡市场消费结构,丰富了广大客户的文化生活、传递了积极向上、时尚高雅的文化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饕餮的文化盛宴,引领了文化消费潮流。
二、营销活动的设计——凸显“整合”、“创新”与“差异化”
整合:各家银行充分整合了活动营销、跨界联合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并整合了政府、主管机构、媒体、利益相关合作方等多方资源力量,实现共赢。例如,浦发银行举办的“银元宝” 成长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巡展活动,就是由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开发园区、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VC、PE等各类第三方平台携手合作,为具备共同风险控制措施的中小企业群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切合企业成长全过程需要的融资方案。合作各方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为中小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而北京农商银行则有效整合了其保险代销产品,改变了各家保险公司在银行网点渠道中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了高效、统一的营销合力。北京农商银行利用自身销售渠道的优势,与多家保险公司全面展开深层次合作,把各家保险公司的专属优势产品整合成统一的保险产品池,并在此基础上向全社会推出金融同业第一个专属银保品牌“凤凰随心保”,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可以统一在这个保险代理品牌旗下,形成有序的竞争合力。创新:获奖企业均准确把握住了客户的实际需求,创新了金融服务营销模式。如柳州银行推出的商汇联盟营销活动。“商汇通”是柳州银行向各商会会员及各行业协会发放的用于经营性需要的贷款业务。作为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柳州银行创新性的实现了商会搭桥、会员联盟、联保贷款、抱团取暖的营销模式。借助商会,掌握风险预警、借助“联盟”,建立利益制约机制、银行、商会携手,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通过创新,柳州银行的小微企业授信服务成果破茧,全新的利润增长点初现端倪。
差异化:营销活动要找准目标人群,与锁定中小企业、或高端私人客户的银行不同,招商银行2011年全程赞助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则体现了招行在营销差异化、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远见卓识。招商银行是一家25岁的年轻银行、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最重要的金融消费群体。大运会的辐射群体为在校大学生,招商银行牢牢占据了年轻人这个客户群体,抢占银行业务拓展的制高点。拥有未来,就意味着占据主动。同时,招商银行利用国际性体育赛事这一全世界共同的交流语言,有效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去年大运会前夕,在央视一套晚间的黄金时段,我们看到了招商银行为大运会特别推出的黑白版的广告片,大运会的历史与招行的青春活力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广告效果显著。
三、营销活动的实施——执行有序、传播有效
好的营销活动创意要达到既定的营销目标,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与实施。针对每个营销活动,各家银行均由总行牵头、设立了专门的活动组织团队,统一组织、策划并掌控各项执行流程与进度,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负责。各分行根据总行的部署安排,针对各地各分行区域特点,负责活动的具体执行、接待等服务工作。形成了高效、有序的活动运营机制。好的营销活动还要被广泛传播,释放出更大的影响力。以广发银行“更名换标整合营销项目”为例,广发银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政府、行业、媒体、客户全方位传递广发银行更名换标信息,提升上述群体对广发银行的关注度、提高广发银行的品牌地位,将广发银行塑造成一流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形象。广发银行将整个更名换标推广分为“预热期”、“引爆期”、“深耕期”三个阶段,活动节奏感强,在每个阶段均制定了活动的传播方案,启动了全媒体多角度传播。通过硬广投放、新闻报道、网络互动传播及口碑传播等方式,最大化扩张整个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与影响力。广发银行还针对电视、户外、平面、互联网等不同媒体,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广告素材,还连续数月利用CCTV“新闻联播后标版”这一超黄金时段,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广发新标识和新形象深入人心,达到了最广度、最深度的传播效果。
四、营销活动的风险防范及控制——制度严谨、规则明晰
营销活动的风险属于声誉风险的一种。银行由于其行业性质特点,对声誉风险控制要异常重视。想做百年品牌,银行就必须对已出现的和潜在的一切声誉风险进行严格管控,从而保证基业长青。获奖银行均专门制定了全行统一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对于经营、管理及营销活动或外部事件引发的声誉风险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相关声誉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起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报告和评价机制,以及危机公关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具体的营销活动,各家银行都充分考虑到了可能发生的所有突发情况、做好了风险防控预案。例如招商银行针对营销活动制定了应对风险的36条法则,通过明晰的规则指导银行内部人员更好地应对突发声誉危机。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金融企业同台竞技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企业必须充分策划好、执行好富有创新性的金融品牌营销活动,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最广泛的覆盖其目标消费者,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