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力的增长,在2010年底的中国钻石论坛上,业内普遍预计,中国将迎来钻石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来自传统钻石交易中心安特卫普、以色列等地的专家和业界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国钻石市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从几乎一片空白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钻饰市场。自1993年起,中国大陆钻饰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一直持续至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只有中国钻石市场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8年及2009年,中国钻石市场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5%和28%,成为全球钻石市场的最大亮点和全球钻石业最重要的推动力。
行业高速发展促动品牌化需求
随着中国钻石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整个行业已经全面进入规模化、集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时期,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在商品之外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附加的良好心理体验。对于购买钻石的消费者而言,不仅仅是购买一款喜爱的产品这么简单,还有它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属品牌所带来的尊贵感觉。因此,钻石行业的品牌化需求尤为明显。慈善事业、文化赞助等手段均为钻石行业内通行多年的营销手段,通常略显低调;近年来,随着经营基础的稳固,一些钻石行业中的佼佼者开始产生了在媒体尤其是高端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需求。
早在2002年,伴随着全国营销网络的成熟,上海金伯利钻石的5秒标版广告悄然出现在央视的荧屏上。此后,金伯利维持了在央视的稳定投放,画面风格多采用典雅、大气的风格,探索钻石文化精髓,将东方文化内涵和国际的珠宝时尚融为一体。兔年春节期间,金伯利钻石购买了春晚套装、电视剧贴片等资源,推出15秒的“雪莲花向着云端盛放,稀有而珍贵,因爱而来”拜年广告特别篇,向全国人民传达了新春的祝福。
在线下,金伯利热心参与慈善事业,并紧贴时事,积极在公众关注度高的大型活动中展现身姿。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金伯利钻石联合全国各专营店迅速做出反应,发起“心手相连,让爱传递”抗震救灾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募集善款,紧急送往灾区。2010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应欧盟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先生的邀请,金伯利钻石在2010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展示,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官方钻石合作伙伴,设计推出26款世博特许钻饰,每款钻饰戒圈内壁都特别镌刻“EXPO 2010”印记,见证着世博年中所有的承诺与美丽。
十六年磨一剑
“金伯利”这个名字,在钻石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来历。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金伯利镇首次发现了孕育钻石的母岩,故将这种岩石以该地来命名。深埋地底数亿年的神秘岩矿,就这样悄然撩开了她的面纱,钻石第一次被人类发现了。从此,“金伯利”成为了钻石的代名词。
1995年5月,上海金伯利钻石有限公司注册成为全国第一家“钻石专营店”; 1998年7月,“金伯利钻石”成为国家注册商标。通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上海金伯利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钻石设计、切磨、镶嵌、配送、零售为一体的专业化钻石公司,在中国拥有以钻石专营店零售业态为主、配套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营销网络,日益成为很多一线城市的钻石领导品牌,销售屡创佳绩,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钻石消费体验。
金伯利钻石的生产链条十分完整,拥有一支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的钻石设计师团队。在上海建造的“钻石产业园”占地22000平方米,是上海首个由品牌自行筹建的钻石产业园,主体建设包括生产区、管理区以及相关配套生活区等,涵盖了原胚进口分拣、切磨加工、钻饰设计、配金生产镶嵌、供应零售市场等钻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年设计加工能力达15万克拉,其规模在国内乃至整个远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
金伯利钻石一直坚持以“推广高品质钻石文化”为企业理念,目前,金伯利钻石营销网络和办公机构已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加拿大及比利时;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近600家专营店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专营店直击一线城市,是中国地区最大的钻石生产商和零售商之一。